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 Social Icon

轉換式紀念碑計畫 / 材料如何建構紀念性?

Updated: Hun 14, 2018

Designer

陳伯晏 / Po - Yen ,Chen


keyword

+Commemorative

+Materiality

+Fabrication









我們並不祈求永恆,我們只希望事物不失去所有意義。

- 聖.修伯里

這個設計來自一個疑問:材料和紀念碑的關聯是甚麼?並以”紙”作為研究對象。用這

個可塑性高的臨時材料,去質問瀰漫在紀念性中虛幻的永恆主義與符號象徵。

過程中藉由數位工具與生產機器,實驗紙的材料極限,探索其高度、強度、穩定度、耐

久性、幾何紋裡。紀念逐漸消失的書寫文化。

快速簡便的輸入法逐漸佔據生活中傳遞訊息的一切,人們遺忘了書寫的價值。在時

間的壓力下,一筆一劃的堆砌、斟酌所堆砌的重量已顯得無足輕重。 個人電腦發明以前,

書寫與印刷術是人們記錄訊息的主要方式,冷戰開始後,一切都改變了,等比級數成長

的數位化,讓書寫如今顯得彌足珍貴。

如果將文章中每個文字的意涵:銘刻、碑文,全數抽離後留下的本質,會發現其實文章

也是由眾多文字模塊堆砌而成的。書寫時的文字模塊轉譯為可持續生成與組構的無機

多面體。

儘管文字的形式千變萬化,但總是圍繞著幾個固定的法則組合而成。文字的結合與

標點的轉折,都會改變整體文章的樣貌,文字模塊被轉譯為單元後,接合轉折就如同句

法轉換,透過不同的轉折去構成整篇文章,文章內容是甚麼已不重要。有別於數據化的

文檔,用紙造單元堆砌出的結構就如同書寫時以一筆一畫堆砌出的文章,才能彰顯舉足

輕重的精神意義。透過紙的堆砌、組構,貫穿在整個結構之中。在這裡,結構既是建造性

的,同時也是文字性的。

我們無法阻止資訊數位化的浪潮。僅以一磚一紙來紀念消逝殆盡的書寫文化。

Mga Kamakailang Post

Tingnan Lahat

ความคิดเห็น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