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 Social Icon

移動城邦 Instant Polis

Updated: Hun 14, 2018

Designer

林芷華


Instant City is a mobile technological event that drifts into underdeveloped, drab towns via air (balloons) with provisional structures (perfor-

mance spaces) in tow.


Instant City by Archigram, 1973









若說Archigram的Instant City是一個可以移動、並催化所謂遠離偏鄉的地區,瞬間充滿都市活動與社群聚集的城市場所的概念,那我所提出的Instant Polis則是從對台東現況的問題了解後,我試圖在既有的社會福利網絡的基礎上,重新整理出一個南迴的物資與運輸整合系統,透過移動式基礎建設單元來彌補生活核心空間的不足,並深入村鎮的與在地的部落空間接合,成為一組可以不斷巡迴的移動城邦。


01物資與運輸的整合與分散 Towards Distributed Networks

物資與運輸的整合與分散對一個區域的發展息息相關,對散村及所謂的偏鄉更是關鍵。

地廣人稀的東部,雖然都市化的干擾少,保住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如高山、縱谷、海洋、離島與溫泉等被人們譽為「臺灣的後花園」,但或許只是更顯這片土地在城市發展與基礎建設的空白。尤其是臺東縣面積3500平方公里,佔全臺灣島的1/10,海岸線更長達176公里,這片廣大的土地

上只登記了22.5萬人口,其中又有10.7萬人居住在臺東市內。市區的連外交通並非特別發達,但區域內部機能尚完善。然而,整個臺東縣幅員廣闊,大部分資源卻都集中在市區,尤其造成其他15個鄉鎮社會福利資源分配不均,也沒有足夠便利的交通網絡去獲得這些資源,在這些條件下成為所謂偏鄉。

更聚焦的從社會福利與公義的角度來看,對臺東縣居民來說,無論基本的醫療服務、教育或生活物資都成為一大難題,難道這算是合理與正義?或許現今政府的發展策略無法照顧到每個角落的人民,但是否能在大筆的公共及社會福利基礎設施投入前,能有個機動性高的替選方案?是否有機會能破除「距離」帶來的限制,讓偏鄉有個移動的核心能夠填補目前社會福利資源分配的平衡?山不來就我,我便去就山。如果將市區的資源向外擴散,各種機能或許能開始以更機動的方式深入這片土地,被帶到每個區域。我將透過現有的交通網絡,達到運輸的整合,將物資整合與分散,以新的交通網絡嘗試平衡偏鄉的不足。


02移動式的基礎建設單元 Mobile Infrastructural Units

移動式的基礎設施單元是從臺東縣許多鄉鎮中,已經有許多沿著主要基礎設施移動式單元的服務設施而得到的啟發。為了適應台東的散村網絡與經濟性,這些小而能夠移動的功能單元,填充了當單一大興土木的社會福利基礎設施還沒到位的處境。對我來說這包含了軟性和硬性的基礎設施。軟性的如生活方面的菜車、肉車及雜貨車,商家會區域性地巡迴移動進行販賣,一方面擴大市場,同時也解決居民生活物資的需求,使居民不必經常遠至臺東市或屏東枋寮進行採購;醫療衛生方面,臺東縣衛生局協助各鄉衛生所推行巡迴醫療車,也與臺東市內醫院合作,舉辦無醫村的巡迴門診,而聖母醫院從事的老人送餐計畫,服務範圍遍及全臺東縣,每天送出超過1000個便當。為了適應當地的生活需求,其實也有自己的生態模式,是移動式的單位。然而,這些軟性的基礎設施所供給的時刻或週期性,卻受到時間與次數的限制。這個限制來自於硬性的基礎設施缺乏整合,在整合交通網絡後,我將透過移動式單元的建立,開始物資的整合與分散,建立小單位在公共交

通系統與個人交通工具的頻繁運輸中,最大程度與範圍地服務到更多民眾。

移動式的單元,隨著交通的整合,開始出現不同尺度、規模與線狀流通及點狀集散的空間結構,符合不同區域的需求。第一層級為鐵路,火車帶著大尺度的單元開始停靠每個車站,卸下物資;第二層級為省道,汽車帶著中尺度的單元開始進入各個城鎮;第三層級為產業道路,汽車或機車帶著小尺度的單元更深入各個部落當中。單元有許多類別,涵蓋不同功能,隨著交通工具在村落間移動,滿足其物資與基礎建設需求。村落與村落間被單元連結,並開始劃分村落的層級,釐清不同層級需要的不同單元。然後村落間的節點上,開始有單元聚集的機會,當聚集有了規模,並涵蓋各種功能與活動,便如同一個短暫成型的城邦中心,在特定時間出現並營運。待一個週期後離去,各單元再重新回交通網絡上,繼續移動,最後回到鐵路,回到臺東市區,為下一次的巡迴進行補給。


03在地部落接合空間 The Plug-in Polis

除了移動式的單位,部落中還有許多資源是以更小的單位作為點狀服務的接合空間。

如菸酒雜貨店、可以加油的機車行和小朋友的書屋與課後輔導教室。有些功能單元,比起一直移動,或許更適合固定而發揮最大效益,並達到某種指標性,成為城邦中心聚集的線索,如同插座般,等待其他單元的匯集,進而變成及時性,但功能完整的城邦核心。這些被系統化的空間單元,除了可以符合機能性的功能,同時也能隨著不同的土地與向部落的風土學習。能夠適應各種位於山谷、河口、山坡和面海處的村落,反映了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群聚的形式;坐落在村落中重要的聚集處如集會所、教堂與頭目家,也成為不同意義的節點與元素。

這些元素在台東偏鄉的系統網絡中,逐漸形塑具有台東感的移動城邦。

Mga Kamakailang Post

Tingnan Lahat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