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signer
鄭家源/Cheng Chia Yuan
Keyword
+ 材料(material)
+ 量測(measure)
+ 人造(artificial)
+ 自然(nature)
+ 儀式(ceremony)
建築開始於圖紙上不同粗細規線的界線,當設計者在這些區塊中填入材質示意符號以及環境質感時,是否察覺線圖上無法察覺的非物質性?如何從一道牆、一塊地、一塊磚...... 一片葉細微的質感符號重新討論空間的塑造?
產業將原本不存在於地表的煤礦翻轉上來,煤礦的本質是自然原料,但是在大量煤礦落入土壤的瞬間,最初的自然地景成為了人造地景。經過氣候以及時間的催化,原先堆積的煤礦塊變成碎屑參雜在覆蓋植被的土壤中,煤礦的本質還是一樣,但是人造地景成為了新的自然地景。
真正的自然是什麼? 人為介入自然要多輕? 多重?在線性基地中看似不相干的量體由兩條線所串連,兩條軸線分別往相反方向延伸,一條往整煤場,一條往坑道3000公尺。兩條分別是兩種不同的狀態,入坑的認命以及出坑的重生,而短短相距10公尺的線由幾個量體的功能作為既定的 儀式。過去週而復始運作的虛線,但是我覺得真正串聯這一切的事這些儀式性的儀式。
過去跟現在都是等待一系列的程序,過去主要是機器人為的運作,現在等待的是一系列自然的發生。這座紀念碑在等待生活儀軌細微地不經意觸發這樣的紀念碑,在不同週期的等待不斷的重生就像再活過一次,直到旅館這樣的PROGRAM消失了,這樣的紀念碑依舊持續進行著。
第1年 一個旅人不經意經過......他選擇留下
第10年 一個旅人不經意經過......他選擇留下
第20年 一個旅人不經意經過......他選擇離開
第50年 一個旅人不經意經過.......似乎看到了什麼
他收集了一些土石放進了塑膠袋,似乎在找什麼線索。最後他離開了......
土石在他帶回台北的途中,開始分解破碎死亡。
Comments